2025年新加坡EP(Employment Pass)最新政策解读|COMPASS打分
2025年,新加坡政府对就业准证(Employment Pass,简称EP)政策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,旨在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、促进本地经济发展,并提升新加坡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的吸引力。其中,最受关注的便是COMPASS(Competitive, Outstanding, Motivated, and Ambitious Singaporeans and Skills)打分系统的全面实施与升级。这一系统不仅影响EP申请人的资格审核,也对雇主在招聘外籍员工时的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首先,COMPASS系统是新加坡人力部(MOM)为评估外籍专业人士是否符合EP申请标准而推出的一套量化评分体系。该系统通过多项指标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估,包括薪资水平、学历背景、行业需求、职位级别以及是否有本地雇员等。2025年的更新版本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评分规则,提高了透明度和公平性,同时也增强了对高价值人才的吸引力。
在2025年的EP政策中,COMPASS打分成为决定申请是否获批的关键因素之一。根据最新规定,申请人必须获得至少140分才能有资格申请EP,而160分以上的申请人将被视为“高价值人才”,享有更快的审批流程和更高的优先级。对于某些特定行业如科技、金融、医疗、工程等,COMPASS系统还设置了额外加分项,以鼓励这些关键领域的发展。
薪资仍然是COMPASS评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25年的政策明确指出,申请人需达到最低薪资门槛,且薪资越高,得分越高。例如,若申请人的月薪超过8000新元,则可获得较高的基础分数,而若月薪超过12000新元,则可能直接满足EP申请条件。同时,对于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申请人,即使薪资略低于标准,也可能因学历优势获得额外加分。
除了薪资和学历,COMPASS系统还考虑申请人在新加坡的就业历史和稳定性。如果申请人曾在新加坡工作过,并且有良好的职业记录,这将有助于提高其整体得分。如果申请人能够证明自己在原籍国也有丰富的从业经验,或者具备独特的技能和专业知识,也将获得额外加分。
与此同时,雇主在EP申请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根据2025年的政策,雇主需要提供详细的岗位描述、薪资结构以及招聘计划,以证明其雇佣外籍员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。雇主还需确保在招聘外籍员工的同时,积极招聘和培养本地员工,以符合新加坡政府鼓励本地人就业的政策导向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5年的EP政策还强调了“技能发展”和“人才保留”的重要性。对于那些愿意投资于员工培训和发展、并致力于长期留住人才的企业,政府将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。例如,企业如果能证明其员工具备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,可能会在EP申请过程中获得额外加分。
总体来看,2025年的新加坡EP政策更加注重人才的质量和匹配度,而非单纯的规模扩张。COMPASS系统的引入和优化,使得EP申请过程更加科学和公平,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清晰的招聘指引。对于外籍专业人士而言,了解并掌握COMPASS评分规则,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,提高成功申请EP的可能性。
未来,随着新加坡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,EP政策仍将持续调整和完善。对于有意赴新加坡工作的外籍人才来说,及时关注政策动态、提升自身竞争力,将是实现职业目标的关键所在。而在这一过程中,COMPASS系统将成为衡量个人能力和价值的重要标尺,帮助企业和个人共同实现双赢。
添加客服微信,获取相关业务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