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瞎猜了:中国大陆EB2/EB3排期真实等待时间测算
近年来,随着美国移民政策的不断调整,EB2和EB3签证的排期问题成为许多申请者关注的焦点。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出生的申请人,由于配额限制和申请人数众多,排期时间往往远超预期。很多人对排期的理解还停留在“几个月”或“一两年”的模糊概念上,但实际上,根据最新的数据和实际案例分析,中国大陆EB2/EB3的真实等待时间远比想象中更长。
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排期(Priority Date)。在EB2和EB3类别中,每个申请人的优先日期是其I-140申请被批准的日期。一旦该日期进入“可用状态”,即意味着该申请人可以提交I-485身份调整申请或前往美国领事馆申请签证。而排期的长短取决于每个月发布的签证数量与申请人数之间的差距。
以EB2为例,根据美国国务院(DOS)每月发布的签证公告(Visa Bulletin),中国大陆的EB2排期通常会比其他国家长得多。例如,在2024年6月的签证公告中,中国大陆的EB2排期已经达到了2020年9月,这意味着从2020年9月之后递交I-140的申请者,才能开始考虑提交I-485申请。而如果按照当前的排期趋势,预计到2025年底,中国大陆的EB2排期可能还会进一步延迟至2021年甚至2022年。
同样,EB3的情况更加严峻。2024年6月的签证公告显示,中国大陆的EB3排期已经达到了2017年10月。也就是说,从2017年10月之后递交I-140的申请者才有可能开始排队。而考虑到EB3类别下申请人数庞大,尤其是来自中国大陆、印度等国家的申请者,排期很可能在接下来几年内继续延长。
那么,为什么中国大陆的排期如此之长?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:
第一,配额分配不均。美国每年为EB2和EB3类别分别提供约40,000个和约40,000个签证名额,但这些名额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分配,而中国大陆作为最大的申请国之一,自然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。
第二,申请人数过多。根据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(USCIS)的数据,中国大陆每年提交的I-140申请数量远高于其他国家。特别是在科技、医疗、工程等领域,大量高学历人才选择通过EB2或EB3途径申请绿卡,导致排期持续拉长。
第三,政策变化影响。近年来,美国政府对移民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,包括对H-1B签证的收紧、对绿卡申请流程的优化等,这些都间接影响了EB2和EB3的排期情况。部分申请者因政策变动而选择重新提交申请,进一步加剧了排期压力。
对于正在等待排期的申请人来说,了解真实等待时间至关重要。很多申请者在提交I-140后,误以为排期会在一两年内结束,结果却发现需要等待三五年甚至更久。这种心理落差不仅增加了焦虑感,也影响了申请者的长期规划。
为了应对这一现实,建议申请人采取以下措施:
1. 提前规划:尽早提交I-140申请,争取更早获得优先日期,从而缩短整体等待时间。
2. 关注签证公告:定期查看美国国务院发布的签证公告,及时了解排期动态,避免错过最佳时机。
3. 寻求专业帮助:通过移民律师或专业机构获取最新信息和策略建议,提高申请成功率。
4. 考虑其他途径:如果排期过长,可考虑通过其他方式如H-1B签证、L-1签证或雇主担保等方式逐步过渡。
总之,中国大陆EB2/EB3排期的真实等待时间远比许多人想象的要长。面对这一现实,申请人应保持理性,做好长期准备,并积极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复杂的移民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。
添加客服微信,获取相关业务资料。